第(2/3)页 海蓝电池以及宁代电池,他们所生产的半固态电池都是属于同一技术来源,不过宁代电池获得的技术授权,只有第一代的半固态电池,技术上要相对差一些。 不过虽然大家今年都开始全面使用半固态电池了,然而各厂商在电池管理技术,整体功耗的控制,性能和续航之间的平衡等技术的差异,还是会导致各大厂商之间的手机的续航的巨大。 而在智能终端的电池管理技术上,电池安全技术上,智云集团依旧是世界第一流的水准。 所以哪怕是同样的电池电芯,同样的电池容量,但是智云手机的续航就是更好! 智云手机能够成为全球顶级的高端手机品牌,多年里压得水果,四星盖乐世系列以及国内一大票手机品牌翻不过身,可不是一个方面,两个方面的压制,而是全方位的压制。 从手机SOC,内存芯片,闪存芯片,再到手机屏幕,摄像头,手机电池,早期的指纹识别模块,现在的3D人脸识别感应模块,屏下光电感应模块这些核心零部件,再到麦克风,喇叭,闪光灯,震动马达,数据接口乃至到小小的一颗螺丝,全都是全球范围内最顶级零配件产品。 其他手机品牌,撑死了也就在部分方面和智云手机比肩,但是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里都和智云手机比肩,哪怕是水果也不行。 汇集全球最顶级的各种零配件的智云手机,威酷实业以及比亚迪等顶级代工厂商所带来的高质量代工。 再搭配高度注重个人数据安全性,高度注重流畅性操作系统,然后还有拥有超过两百万个内容,并且在内容上监管非常严苛的智云APP商城。 最终消费者拿到手的,就是一台代表着当下人类最顶级技术的工业产品……别看一台智云手机才几千块,但实际上却代表着人类当下多个领域里的最顶级的技术。 其他手机厂商想要比肩,是不可能做到的,不说别的,光是一个S903芯片他们就拿不到! 而上述诸多顶级技术,汇集到消费者手中的时候,给消费者的体验其实也没有太夸张,无非就是手机性能更高一些,续航更好一些,信号好一些,屏幕色彩更好一些。 然后手机整体看起来更舒服,拿在手上的话,手感也更好一些,手机掉落的话更耐摔一些。 使用起来,震动反馈更灵动,更舒服一些。 直接播放音乐的话,音质更好一些。 和人讲电话或者录音的时候,收取的音质质量更好一些。 然后拍摄照片,影片的时候,拍摄出来的影片或照片质量更好一些! 这些优势如果都放开来的话,其实也没有太值得说道的,各大手机厂商或多或少也会有自己的优势所在,也能够在部分领域里和智云手机比肩。 问题是,人家智云手机把上述诸多优点集于一身! 全球最顶级的高端手机,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要制造这种顶级手机,对技术要求非常高的,甚至严格来讲,比智云的另外两大核心产品,智能机器人以及虚拟设备更难! 机器人和虚拟设备,这东西的技术难点在于软件部分的人工智能,但是硬件领域的话虽然技术也先进,但是谷狗、水果等大企业研究之后,觉得这硬件自己也能做…… 问题是他们没有可以操控这种硬件设备的人工智能,而机器人光有躯壳可没卵用。 但是智云手机,光是在硬件上就足以让友商绝望! 就算能堆迭同样性能的硬件,他们也不可能把成本控制的这么低…… 去年的时候,四星那边拿到了S18系列手机后,曾经对S18标准版进行了详细的拆解并进行成本估算……这个成本估算,是按照他们四星自己的盖乐世系列评定方式来的,也就是说,假设四星自己来造这么一台和S18标准版手机一模一样的盖乐世手机需要多少钱。 结果让他们非常难受……他们进行了成本预估后,发现自己来搞的话,抛开S903芯片这种芯片无法采购的问题,假设智云愿意卖的话,这手机的硬件成本竟然需要四千左右。 而众所周知,智云集团的手机业务是拥有非常高的毛利润的,这S18标准版的硬件成本,撑死了也就三千块,大概率还不到! 同样的产品,成本分别是三千块和四千块,这就是智云和四星的区别! 这成本控制,背后也是一大堆的各种技术呢,不说别的,光是一个供应链体系就足以让四星高层皱眉了。 智云的高效供应链,是全球公认最顶级,效率最高,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供应链! 海量的数据收集感应器直接深入到每一个供应商的生产线……智云集团为了搞这个供应链,都特地弄了一个大型的超算服务器进行海量的供应链数据处理,为了维持全球范围内的数据通讯畅通,智云甚至都特地弄了个卫星运营子公司,建设了覆盖全球的卫星通讯网络! 还自建了智云航空,拥有不少的自有货运飞机,并且和一票航空公司达成了各种合作协议。 而这个供应链,虽然花钱不少,但是每年至少能够为智云集团额外节省上百亿美元的运营成本……上百亿美元,这可不是小钱啊! 水果和四星一直都是想要效仿智云,搞这种先进的顶级供应链,也一直在追赶,但是终归是还有差距。 供应链上的差距是看不见的。 而电池领域的差距是能够看得见的! 但是,好说好歹,今年大家都能用上半固体电池了,虽然有差距,但是也不会太大,至少能量密度上不会有什么明显的差距。 然而,就当大家以为半固体电池会使用很久的时候,业内却开始流传,智云集团要和海蓝汽车联合发布固态电池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