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管住你的嘴,别传出去。” 谢威的严肃,让姚鑫伟惊恐地后退了两步。 此刻班长的眼神,让姚鑫伟害怕。 “这是违反规定的!” “你知道个球!学校缺经费……” 谢威后悔跟着姚鑫伟这大嘴巴找张晓军要工业券了。 “班上搞的项目都没有上级拨款,学校没有经费来源,学校老师们都把自己工资捐出来了……” 姚鑫伟听完,瞪大了眼睛。 谢威不说,他哪里知道这些事情? 他是生活委员,平时也就跟后勤系统的相关工作人员打交道。 张晓军的话,让谢威意识到学校给自己的项目经费来源。 之间李瑞给谢威说过,学校很多教授跟系主任,把工资捐出来,不只是用于补贴学生。 实验班跟其他班参加项目的同学补贴,都源于此。 “老姚,我知道这事情你难以理解跟接受,但我希望不会在班上听到这事。” 谢威再一次严厉地警告姚鑫伟。 姚鑫伟父母是双职工,还是工资级别很高的那种。 根本体会不到这事情传出去的影响。 “班长,您放心,其他事情我嘴把不住门,这事情我保证守口如瓶。” 姚鑫伟拍着胸脯保证。 可谢威看着他的目光表明,根本不相信! 姚鑫伟顿时急了:“要是我传出去了,就让我这辈子打光棍,一辈子吃不上四个菜!” 姚鑫伟发出如此恶毒的誓言,谢威还能说什么? “五哥,下个月开始,领票证时,不管同学有没有需要,每个月从后勤科多领几张同学不要的票备用。” “好呢!” 老六终于叫自己哥了! 姚鑫伟顿时激动地都快哭出来了。 不容易啊! 不枉自己赌咒发誓一场。 让姚鑫伟回了教室,谢威又去了校长李瑞。 “不是明天就走了么,不去交接你的事,来我这里干啥?” 看着谢威出现,李瑞用力揉了揉太阳穴。 之前交代了,让谢威在搞到钱之前不要出现在自己面前。 这才过去多久? “校长,等吴主任他们有消息了,告诉他,洗洁精等产品,除了第一笔支付的60万不变外,利润分成的底线调整为三七,对方要是不同意,校企联合办自己投资建厂生产!” 说完,谢威转身就走了。 李瑞愣愣地看着谢威,小子受什么刺激了? 快到门口,谢威停住脚步,扭头对李瑞严肃地说道:“那些票,以后别倒腾了,随着校企联合办的项目增加,以后有补贴的同学会越来越多,一旦有人知道了票被倒腾,传出去对学校声誉会有很大影响。” 说完,也不等李瑞的答复,谢威又转身就走了。 “什么倒腾票?” 李瑞愕然地看着谢威,旋即想到了什么,顿时跳了起来:“狗曰的张晓军,说好的守口如瓶呢!” 从李瑞办公室出来后,心情沉重的谢威接连抽了两只烟,然后又找到杜国旺,让他帮忙搞2张工业券。 刚回到百货商店,中年售货员就面露不悦:“你这年轻人怎么回事?哈工大的学生吧?哪个专业的?” “啪~” 谢威把准备好的两张工业券跟12块钱拍在了柜台的玻璃柜面上,“两张工业券,12块钱,我要两条四方围巾!” “啊?” 准备出来抓谢威的售货员傻眼了。 愣愣地看着玻璃柜面上的工业券跟钱。 “快点,我赶时间!” 知道这年头百货商场售货员不会讲什么服务态度。 加上对方之前的恶劣态度,谢威也没客气。 “票跟钱都符合规定,如果你卖不了,我就找你们经理,开除你不至于,可调个岗位或是扣点奖金什么的,我相信你们经理不会介意。” 谢威威胁着对方。 心情不好的他,没有之前的好脾气。 被谢威强硬态度搞得有些懵的售货员想到谢威这么快就搞到了工业券,机械地拿了两条印花的四方羊毛围巾递给谢威。 在谢威的催促下,开了发票。 谢威拿到发票就直接走了。 “牛气什么?不就个大学生么,现在还没分配单位呢!” 售货员看着谢威的背影,回过神来。 “大学生可都是国家干部……有些学生高考前就参加工作了,带着工资上学的!” 另外一名售货员看着她吃瘪,心中暗爽。 对于同事的行为,她很清楚:这是对方唯一能在尚未分配工作的国家干部面前展现自己权利的机会。 百货商店大多东西都比较贵,每个月只有不多补贴的学生,到了百货商店,都只是看看,摸摸东西,问问价格就黯然离开了。 经常都会被对方呵斥。 而每次,呵斥走了学生后,对方都能高兴好久。 “带工资又咋了!凭票供应!没有票,国家干部也别想买到东西!” 中年女售货员冷哼了一声,咬牙说道。 另一名售货员看着她的表情,默默叹了口气。 恰好,经理的身影出现在了门口。 ······ 拿着围巾的谢威到了杜国旺家里,看到谢柔又趴在暖和的炕上做积分题,无奈摇头。 谢威让谢柔试试围巾合适不,谢柔随手接过来,胡乱把围巾缠在了脖子上,看都没看谢威,说了句“好看,试过了,别打扰我学习”,就又继续做题。 “这丫头,留在这边,不是好事啊。” 看到谢柔这样子,谢威惆怅起来。 可别学成了书呆子。 这几天天气骤降,白天气温都已经零下五六度。 谢柔整天都不出门,趴在炕上学习。 过分的是,每天三顿饭,梁红玲都亲自给谢柔送回来。 工作忙,送不了的时候,就吩咐梁红斌或杜国旺送…… 王征不在,杜国旺都自己吩咐谢威给谢柔送饭。 短短半个多月,谢柔的脸,肉眼可见地圆了。 “给你二妹买的啊?谢威啊,哈城这冬天,实在太冷,一条围巾也不管用啊。我这裹着军大衣,在外多呆一会儿,就觉得冻僵了……要不,还是让谢柔考巴蜀大学吧,实在不行,去中科大也行啊,那边冬天没这么冷……” 一见到谢威,谢建国又开始抱怨。 蓉城冬天最冷的时候,白天都不会降到零下。 晚上气温降低到零下,每年也就那么几天。 “谢柔的我给她了,那丫头在炕上都懒得动。” 谢威没理会老头的抱怨,“我给我妈买的,明天我去沪市,不知道你回家时能不能赶回来,你帮我给妈带回去。” 谢威把折好的围巾递给谢建国。 “用得着你浪费这钱!老子回去给她买!” 听到儿子说是给刘梅买的围巾,谢建国黑着老脸训斥儿子。 他就没想起过要给刘梅带礼物回去。 谢厂长这么多年第一次出远门,没经验。 结果儿子这行为…… “爹,这是我当儿子的一片心意。你要过意不去,给我妈买件貂皮大衣带回去,那比大棉袄轻便,保暖效果还好,穿起来也好看,整个蓉城估计都找不出几个有貂皮大衣的。” 谢威知道老头是因为他自己疏忽才如此。 谈情商? 谢建国要是有情商,当年也不用把自己搞伤才把儿子从知青点弄回来。 能把老娘忽悠到手,一方面是靠着他曾经技术员的身份,另一方面就是巴蜀男人共同特点:勤快、听话。 百货商店谢威看到了挂着的貂皮大衣,价格都不敢问。 通过杜国旺,谢威才知道,五六十年代,国家就开始发展水貂皮饲养业,在五十年代引进苏联种貂,貂皮大衣属于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国内很少有。 谢威记忆中流行穿貂的东北,现在出门,几乎看不到穿貂的人。 那是奢侈品的代名词。 一件貂,好几百,一个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都买不了一件。 貂皮大衣,虽然不如羽绒服轻便,保暖效果比羽绒服要强不少。 从谢威来到这个时代开始,刘梅连饭盒都不让他洗。 刘梅对儿子,可以说是做到了一个母亲所能做到的一切。 谢威自然希望给刘梅最好的。 他现在的身份,实在是不适合给刘梅买貂。 “那是老子的事,要你管?” 谢建国气急败坏地看着儿子,“赶紧滚!明早上老子就不送你了。” 对于暴躁的老头子,谢威笑笑,转身回了学校。 第二天一早,谭和平亲自开车送谢威跟于国峰两人去车站。 “谭主任,您这招生办的现在抢小车班的工作了?” 谢威打趣着谭和平。 “你以为我愿意来啊!学校今天有重要领导来,小车班有人请假,其他人到车站接人了。” 谭和平没好气地回答。 小车班接谁,招生办的人不清楚。 让招生办副主任兼任司机去接来学校考察的同志并不合适。 送谢威跟于国峰,就没问题了。 学校会开车的工作人员很少,谭和平在抗美援朝时就是汽车兵,从部队转业,留在了哈工大从事后勤工作,一步步升到了招生办副主任的位置。 反正兼职司机的事情,他没少干。 “那是学校的车?里面都是穿着四个兜的干部啊!也不知道是不是上级部门的领导来考察……” 吉普车去火车站的路上,刚走一半,就看到学校的另外两辆吉普车往学校方向而去。 整个哈工大,就3辆老旧的吉普。 谢威对学校的这几辆车很熟悉。 透过车窗,谢威见车里坐的都是穿着四个兜的干部,感慨着。 如果上级领导来视察指导工作,以李校长的性格,应该能要一笔经费吧? “兄弟单位的。上级领导,李校长肯定会亲自接。” 于国峰笑着说道,“不过现在,不到万不得已,上级领导不会来咱学校。” 从李瑞当了校长后,就没有上级领导愿意来学校视察了——不留下点什么,走不了! 车子离火车站入站口还有老远,谭和平就让两人提着旅行包下车。 丢下一句:“回来时提前拍电报,我来接你们。” 油门一踩,车子就转弯走了。 “老谭很着急啊?” 看着谭和平着急忙慌地离开,谢威诧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