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领导愣住了。 “是这样……” 魏国幍把谢建国因为跟哈工大合作的事情做了汇报,并把工业局以一件哈工大奖励给谢威的貂皮大衣作为谢建国从合作中收取个人好处的事情一并讲了。 “胡春林不是已经被抓了?” 领导听完,眉头拧到了一起。 敏锐地感觉到,事情没有表面上的这么简单。 胡春林才被抓没有几天时间,整个工业系统的领导,没有几个不知道的。 省厅就在蓉城,一座城市,一个系统。 胡春林的级别还不低,不可能一点消息都没有。 “啊?” 轮到魏国幍惊讶了。 他回来连情况都还没来得及了解,带着上百万刀的外汇合同,直接找上级主管领导,就是为了达成目的。 “你还不知道?” “工业局在广交会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我这一回来就来向您汇报,还没来得及了解情况。” 魏国幍急忙解释,旋即脸上挂起了笑容,“领导,红光厂规模比较小,产能不足,目前这些订单只是首批,在国际市场上如果反响好,还会有持续不断的订单……” “那些是你们工业局需要考虑的事情!” 不等魏国幍说完,领导就不悦地打断了他的话。 产能不足就建设产能。 需要汇报? “对了,我听说去年红光厂在争取成为改革试点?” “当时胡局长认为红光厂不符合试点的政策……要不然,谢建国同志也不会……” “国家号召探索改革道路,红光厂从最初发不出工资到后来自力更生,现在更是为国家获得了宝贵的外汇,他们不当试点,谁当?不仅要当试点,在政策跟资金等方面需要对红光厂的发展有所倾斜,更要号召所有下属单位向红光厂学习……” “感谢领导!” 领导做出了指示,魏国幍顿时高兴起来。 回到工业局后,由于胡春林被抓,连带着工业局不少跟胡春林一伙的也被抓,虽然还没有上级的文件,连代理都没有的魏国幍,在整个工业局已经没有任何掣肘了。 魏国幍亲自带着王征等人去看守所把谢建国接了出来。 “上面给了红光厂试点,政策跟资金都将会有所倾斜,从现在开始,你可以放手地干了!” “虽然外贸订单不少,我们的产能太少啊。从银行贷款买设备,产能建设太慢……” 谢建国摇头叹息。 魏国幍知道他想干什么,笑着说道:“政策倾斜,是上面能给的所有政策支持。既然红光厂是试点单位,而现在红峰厂厂长罗诚业因为违纪等问题,加上厂子几个月没有生产,工资都发不出。他们产能是不错的,尤其是刚建设了新的生产线……” 于是乎。 短短几句话,规模差不多是红光厂3倍的红峰厂,直接被红光厂吞并。 至于以小吞大,红光厂能否消化得了,那就是谢建国的事情了。 工业局内部的单位相互合并、重组,对魏国幍来说,反而是好事。 下属单位实力越强大,作为领导的越有话语权。 谢建国更是不在意。 对他来说,从红峰厂仿制红光厂的产品开始,他就在谋划吞并红峰厂了。 红光厂要想快速发展,靠着常规的道路根本不行。 生产线建设需要的时间太长、资金成本太高,甚至熟练技术工人的培养,也需要太多的时间。 按部就班发展,怎么能赶上儿子的成长? 按照谢建国的想法,他需要在儿子大学毕业时候,把红光厂打造成一个拥有超过万人干部职工的超级大工厂! 那时候,儿子即使回到厂里,也能有非常好的未来。 吞并红峰厂,只是第一步。 “……亏得你还给我说是你想着我辛苦了这么多年忍痛给我买的,谢建国,你的良心不会痛么?” 见丈夫回来,刘梅竭力隐藏着内心的喜悦。 反而是责问谢建国把学校奖励给儿子的貂皮大衣当成他买的“亏得当时我还心痛了好久……” “呃~” 谢建国一脸尴尬。 “妈,红光厂跟学校有合作,学校如果送礼给爸,不管什么东西,都容易遭到诟病……我在学校即使做出成绩,学校即使给于奖励,也不应该是貂皮大衣啊!” 看着老爹脸上的尴尬,谢威终究还是没有拆穿。 “啊?” “行了,行了,我这在看守所待了这么长时间,赶紧煮点腊肉香肠……” 谢建国打发走了刘梅,转而看向儿子:“山城供销社那边是你出的手吧?” “跟他们领导聊了聊,毕竟山城供销社是我们在市外的第一个客户……” “那些王八蛋,都不是好东西!” 谢建国怒骂着。 山城供销社是谢威亲自跑的客户,也是之前蓉城之外红光厂最大的经销商。 只不过,在红峰厂找上门时,果断放弃了红光厂。 谢建国如何能待见? 面对老爹的质问,谢威并没有否认,“红峰厂供应价格只是我们的六成,他们每个月销量都是上万的锑锅跟高压锅。”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商业的本质就是如此。 “现在红峰厂归红光厂了……” “爸,价格既然下来了,在还有竞争者的时候,就别再涨上去了。” 看着谢建国的眼神,了解他的谢威就知道老头想什么,“另外,红星、红江等厂,有机会便合作,不能都给吞并了。” “为什么?” 谢建国没想到,自己还没说,更没行动,儿子就反对。 “这些厂的生产技术太差,咱们以后要往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领域上靠。即使吞并了红峰厂也得保留红峰厂的招牌,让这家厂独立核算……” 谢威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红峰厂原本虽然是132厂的配套厂,可不是核心配套厂。 技术只是一般。 生产出来的机床如果能卖出去,也不至于仿制红光厂的锑锅跟高压锅这些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产品。 “在前期,学校没有更好的技术提供给红光厂之前,让红峰厂成为红光的人才培训基地,同时生产各种零部件……” “你的意思,他们的贷款什么的都不管?” “不是不管,是让他们自己挣钱还贷款。只是生产零部件,也有不算低的利润,那400万的贷款偿还不是问题……而红峰厂的技术部门,可以全部转移到红光厂……” 谢建国疑惑地看着儿子,“他们技术人员都是设计机床的。” “学校的CNC跟PLC系统,如果开发出来,前期每年至少都能有几千万的销售额。” 数控技术在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有多重要,谢威清楚。 他甚至不敢给老爹说,只要搞出来,哪怕做最低端的数控系统,一年也能有数亿的销售额。 他怕吓着谢建国。 “当真?” “我难道还骗您?那些项目的进度很快,最迟今年年底就会有结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