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什么都可能发生。 尤其是原本约定继续谈判的时间,负责谈判的胡副部长又找不到了。 村田正雄根本没当回事。 这却让本就担忧的冈坂日川更加忧虑。 又过了几天,胡副部长回来了。 “什么?降价?不可能降价的!部长阁下,我们已经表现出了最大的诚意!虽然是简易数控机床,可这也能实现相同的功能……” 村田正雄破防了。 降价? 不可能降价的! “村田先生,非常抱歉,经过相关部门的讨论,一致认为贵方提供的设备无法满足我们的使用需求……” 胡副部长没有说话。 谈判团队的一名工作人员开口说道,“另外,根据我们的了解,国际市场上,加工精度在0.02mm以内的四轴联动加工中心,每台售价也不过才40万刀!你们提供的只是在三轴加工中心上加装附件的……” “两位,从一开始我们就表达得非常明确,我们需要真正的四轴联动数控机床。即使精度低一些,也可以接受……如果贵方还幻想着糊弄我们,就已经没有必要再谈下去了。” 工作人员表达清楚态度后,板着脸一句话都没说的胡副部长直接起身离开。 如此变故,让村田正雄懵逼了。 完了! 自己的豪华大别墅没了。 新宿最著名歌舞伎町也去不了了。 甚至,连自己这部长职务也无法保住。 他之前在公司当着董事会的董事们拍着胸脯保证过,会拿下中国的业务呢! “部长,目前只能出口四轴联动加工中心给他们,才能打开对方的市场了……” 正在村田正雄绝望的时候,冈坂日川叹了口气。 “你……” 村田正雄满脸惊愕地看着冈坂日川,“你被他们收买了?” 后者摇头:“虽然巴统禁运清单里的数控机床属于禁运装备,但是在他们有了……” 巴统禁运是为了阻止社会主义国家获得西方先进的技术跟装备快速发展。 而在被禁运的国家有了相关技术跟装备后,同类型的装备跟技术不仅禁运解除,甚至还会得到支持大规模出口。 其目的就是抢占对方市场,使得研发公司无法通过市场回收研发经费以及持续投资。 “可四轴……” “那毕竟不是五轴。如果他们愿意以120万刀的价格购买四轴联动的数控机床,我们可以提供一批公司即将淘汰的四轴联动数控机床给他们。” “即使要淘汰,那些设备生产出来也还不到五年……” 村田正雄一脸担忧。 “四轴毕竟不是五轴,五轴才是绝对禁用。如果我们不提供,他们自己研发出来……另外,对方态度变化如此大,应该是有了我们提供这种简易四轴……一旦让他们获得足够研究经费……” 冈坂日川没有继续说下去。 中国现在穷,缺钱。 投资各种经济基础建设的经费都不够。 “还有,我们可以捆绑销售低端数控车床以及数控铣床,甚至跟他们合资,以此占据他们市场的主动……” 不得不说冈坂日川这一招非常狠辣。 可他不会明白,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番话,让三菱大举向中国出口低端数控机床,再加上谢威这个外挂存在,反而让中国数控机床技术提前将近二十年进入快速发展期。 对于谈判的情况,谢威是一点消息都不知道。 “那350万是我要来的,我帮你们把那种成本不到二十万的简易四轴卖出五十万的天价,校企办也不会给学校分利润……” “校长,胡副部长说了,这笔经费是数控技术研究的专项经费……” 杜国旺看着李瑞,平静地问他:“要不咱们去找胡副部长评评理?” “用不着,用不着!” “那经费的事情?” “要不这样,咱们二一添作五,你们留100万,剩下的归学校处理。” “一分都别想!” 杜国旺丝毫不松口。 李瑞见他态度坚决,看向旁边的谢威,谢威装着没看到,扭头看向一边。 “这可是你们不愿意分给学校的,学校要是拿到经费,你们也不会再来要,对吧?” 听到李瑞这话,谢威意识到不对。 正要开口阻止,奈何杜国旺已经坚决地回答: “不会!” “也是你的态度对吧?” 李瑞没有理会杜国旺,转而看向谢威,“校企办现在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每年红光厂都能提供超过500万经费,花都油脂化工厂的利润也超过300万,还有ABE跟香料、卫生巾等利润也超过了400万,还有计算器……现在又多了数控系统的利润,抛开今年上交学校的500万,也还有上千万……” 李瑞越是这样说,谢威越觉得老家伙给自己挖了一个巨大的坑。 一时间又想不明白他挖的什么坑。 “行,只要您不动校企办的利润,以后校企办的项目,不找学校要钱!” 谢威不明白李瑞为什么会提出这一茬。 难不成,他又通过校企办什么项目从上级手里要到了经费,还是数额不少的? 得到谢威的回答,李瑞转身就走。 “耶?李瑞居然转性了?” 杜国旺意外了。 跟李瑞又不是第一天认识。 “管他呢!胡副部长说的对我们不是好事。三菱不可能放弃国内这么庞大的市场,一旦看到他们占领了市场,其他的数控机床厂家都会涌入……” “咱们只能尽量加快研发速度。而哈一机那边……” 杜国旺脸上浮现出无奈。 控制系统研发没问题,可机械传动方向,涉及更广,尤其是目前的滚轴丝杠,不仅精度达不到预期,就连制造丝杠的合金材料强度也不够。 “机械部分咱们操心也没用,材料研究所那边不是也在研发新的合金材料嘛。” 基础太差的弊端,现在是彻底展现出来。 唯一能做的就只能等。 谢威对复合材料倒是比较熟悉,金属材料,尤其是高强度的合金材料,更是不熟悉。 数控机床对加工刀具的材料要求同样也高,在这方面,目前还都属于刚起步的阶段。 谢威精力有限,不可能参与到所有领域的研发中。 “金属材料那边今年招收了8名研究生呢,不过经费……” “如果校企办经费充足,我会让王征尽量向材料研发项目倾斜一些……不过,目前得优先现有的项目。半导体以及碳纤维等,才是我们目前最需要的。” 谢威说完,就去了实训车间。 校企办看起来目前收入不错,面对众多欠缺的基础配套,那也只是杯水车薪。 倒不是杜国旺自私,数控系统要发展,也需要配套跟着发展才行。 他说这话,就是希望谢威能同意王征把经费向合金材料研究项目进行一定的倾斜,谢威怎么能同意? 制造技术要发展,材料是最重要的。 可国内的材料技术都太落后。 谢威为什么在唐道贤一开始设计出来的40毫米狙击榴项目难度态度叫他先转而研究一次性火箭筒,只是为了出口么? 其实也是为了材料! PF89式80毫米单兵火箭筒,外面的发射筒就是采用增加了玻璃纤维的强化塑料外壳。 有了这项目,玻璃纤维相关技术研发就能更快,从而推动后续的碳纤维等材料的研究。 在唐道贤搞一次性火箭筒项目之前,学校的非金属材料领域的研究虽然在持续,却因为经费投入不多,进展很慢。 “老大,有事?” 谢威看着专门把自己叫到外面没人地方,不开口却不停抽烟的张敬研,终究还是问了出来。 要钱,肯定是不行的。 每一分钱,还没赚回来,就已经决定好如何花销了。 “六哥,你脑子活,我老师给了我一个课题,是给数控系统配套的,我一直找不到方向。” 终于,张敬研开口了。 谢威意外地看着他,“这么快就独立搞课题了?” “不是快,材料所的任务越来越多,导师们甚至还嫌太慢了,现在每个人都是负责不同的课题……” 张敬研苦着脸说道。 大家虽然都住在一个宿舍,由于参加项目,基本上都是在研究室睡。 即使回来也都是凌晨,躺床上就能响起鼾声,很少聊天。 谢威还真不知道金属材料研究室那边的情况。 “我对材料也不是很熟悉啊……” “不熟悉没事,只要你能给出一些建议……咱们的课程有金属材料学跟非金属材料学呢!” 张敬研认为谢威是在谦虚。 化学材料,也是材料啊。 “刀具涂层材料?这可是研究生的项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