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你想要工程管理的毕业生?” 李瑞自认为明白了谢威的目的。 本就皱着的眉头皱得更紧,“明年毕业的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什么情况你知道,他们都得回到原单位……” 明年毕业的是76级学生,最后一届工农兵大学生。 这些学生中,底子好的学校都抽调到理工科专业学习,剩下的很多进入学校时连初中毕业生的水平都没有。 工农兵推荐上大学,根本就不考虑学生的基础。 李校长显然对基础不好的学生也不怎么待见。 “不只是程控交换机项目。学校的项目我不清楚,我参与过以及了解的项目,管理都非常混乱……现在如果不解决这问题,等项目多了,就容易出现问题。” “你的意思?” “每个项目都必须安排专业的工程管理人员。” “学校本就缺人,从哪里去搞这么多专业的工程管理人员!你小子这不是为难我嘛。” 李瑞不乐意了。 对方是来为难自己的。 明知道学校现在缺人缺得厉害,还嚷嚷着要什么专业工程管理人员,还得是能力足、潜力大的,怎么不去上天? “要不这样,你从技术人员中选几个当管理,一边学习一边管理,这样就有了解技术的工程管理人员。” 对李校长来说,把在技术发展上没有太大潜力的人转向管理岗,是一箭双雕的事。 专门扩招工程管理人员? 浪费经费不是? “技术研发人员本就缺,抽调到管理岗,研发人员缺口更大。” 谢威直接摇头否决了李瑞的提议。 老家伙的想法不对头。 按理,他早就应该调到部里,由副书记刘德宝接任校长一职。 自己那个世界,应该是李瑞离开后,刘德宝推动学校工程管理学院成立的。 “这不行,那不行,你究竟想怎样?” 李瑞满脸不乐意,神色也开始变得不善起来。 对谢威开始不耐烦起来:“小子,你直接说你的想法,要是合适学校会采纳的,这样绕圈子,浪费时间。” “加大对工程管理系的投入,年后增加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专业。” “不行!经费有限,人力也有限,学校需要集中有限的资源来发展理工科专业。” 李瑞想都没想,直接否了谢威的提议。 “没有好的管理,现在混乱的项目研发过程中浪费了多少经费,您知道?后勤系统各种保障确实没问题,可也需要项目研发人员跟他们沟通、对接,这又占用了多少时间,您知道?校长,单纯的技术发展,无法支持学校走得更远……” 深知李瑞心思的谢威清楚不容易说服对方,要不然他也不会绕圈子。 好的管理制度、成熟的管理团队、完善的管理方案会让工程项目井井有条,而不是现在这样混乱。 李瑞不明白。 学校目前看起来发展不错,是因为全国的高校数量不多,每年招生数量仅仅只有几十万,还没有大规模扩招。 一旦学校恢复或是新建更多招生专业,到时候还这样搞,要出问题的。 “校长,我知道您想把有限的经费跟资源都用到技术发展上,如果管理团队不够专业,这些经费跟资源无法发挥出更大效能。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连您都没有了独立办公室,学校的办公室、教室,真的已经完全利用好了?” “怎么没有?” 李瑞反问,旋即愣住了。 好像…… 貌似…… 他对学校这些情况并不是很清楚,而每个系的办公区域分开,有些实验室也占用了大量的地方,甚至还有各系各专业的实训室…… “学校如果有这方面的专业管理人员,完全可以把一些相关联的实验室布置在一起,以此来节省空间。还可以在学校修楼之前提前规划,不能像去年,修了两栋楼,学校反而更拥挤,项目管理混乱、尤其是新增加项目没有任何预案……” 谢威指出的众多问题,让李瑞脸都黑了。 事实好像就如此。 可这些,都是因为他李瑞造成的。 “校长,这事情您真的可以考虑一下。学校要发展,只是发展技术相关,却没有配套专业,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还有一个最突出的问题,难道以后我们学校培养出来的优秀技术人员,都由其他学校培养出来的管理人员来管理?” 明知道搞山头主义要不得。 为了说服李瑞,谢威不得不用这理由。 “那不行!” 果然,李瑞的态度陡然变得严肃。 “很多单位的管理人员并不懂技术……行政干部跟技术人员体系不同。学校技术研发比绝大多数单位更快的原因不只是学校提供了充足经费,更因为管理的问题,由技术人员管理……” “那你还要其他管理人员?” “跟配套系统沟通、对接很花时间,尤其是一些复杂的技术……术业有专攻!还有,校企办目前,管理同样混乱,看看香江那边的德盛在黄智杰跟柴宏和等职业经理人的管理下发展多快。即使今年咱们舒尔美卫生巾刚上市没多久就卷入了国际官司侵权案,新投入市场的舒尔美也带来了超过400万港币的利润……” 香江跟国内情况不同。 要不然谢威就直接想办法从香江那边招聘职业管理人员来管理校企办了。 李瑞沉默了。 知道老头已经开始认真面对这问题,谢威也没有逼着他,直接告辞离开。 从李瑞办公室出来,谢威没有回无线电实训室的设计室,转身就去了刘德宝的办公室。 “谢威,你怎么有空来找我?” 对谢威的出现,刘德宝一脸惊喜。 之前谢威为40mm狙击榴专门找他,刘德宝毫不犹豫地动用自己手里的权利支持,目前狙击榴的项目进度虽然缓慢,却衍生了80mm一次性单兵火箭筒。 校长李瑞利用这项目问部队要了经费,也要来了测试的机会跟未来的订单,并没有因为刘德宝支持了唐道贤就跟他不对付。 可以说,现在的刘德宝比之前在学校的存在感高了很多。 一切都是谢威带来的。 “刘书记,学校目前对建筑工程系、管理工程系等非理工科的科系态度不对,这会导致学校发展跛脚……” 跟面对李瑞不一样,谢威没有绕圈子。 直接把对李瑞的说辞复述一遍,随后强调着,“我觉得学校需要更加重视对管理等学科的建设,目前众多的项目已经受到了影响。改革开放,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对于管理、市场等专业人才需求更大……” 不愧是了解刘德宝的人,谢威的这番说辞,让刘德宝的目光中透露着兴奋。 机会! 一个进一步加大在学校影响力的机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