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我催催他们。” 刘德宝尴尬地说道。 他没告诉谢威,122厂那边希望哈工大的500万投资占股从谢威提出来的40%降低到32%,如此一来,即使哈工大校企办加上汽车工程系所占股份,总额也只有40%,以此来确保122厂在汽车产业的话语权。 由于谢威提出来的,并且给了充足理由,无论是张鸣秋还是刘德宝,都不好做出让步。 谢威不置可否。 由于江北机械厂跟江山机械厂都是军工单位,合作的也是武器装备,这属于刘德宝的管辖范围,大体方向敲定,谢威自然不会参与到具体的细节谈判中。 反正只要按照他的预期进行就好了。 哈工大要想发展,成为国内第一,乃至全世界第一的军工院校,就必须跟国内军工单位紧密合作。 趁着阿卜杜拉尚未回来的时间,谢威必须快速跟学校的导弹团队敲定地空导弹、便携式单兵防空导弹的方案。 要不然,阿卜杜拉回来被伊扎克说动,问起来连方案都拿不出来,还怎么忽悠对方把美金从兜里掏出来? “谢威,你怎么有空来我们这边了?” 见到谢威出现,赖桂昌意外不已。 要知道,谢威平时都是躲着他们的。 学校的导弹团队不仅希望谢威能说服学校加大对空空导弹项目研制的投入,同时也一直打着让谢威转入到空空导弹项目的研究中,学习导弹相关专业。 78级实验班,到现在,就谢威没有明确告诉学校自己的学习、研究方向。 所以,谢威突然出现在他一直抗拒的空空导弹设计室,自然让赖教授意外。 “来这边看看情况,了解一下进展。” 谢威说明了来意。 听到这话,赖教授顿时来了兴趣,“有客户想要地空导弹了?” 现在学校的项目团队,除了校企办相关的民品项目资金充足,研究经费最充足的就是方鹏举的远程火箭炮团队。 那是真的要人给人,钱都不用给,5000万的专用经费! 没有任何人嫉妒得起来:远程火箭炮出口卖出了上亿美元!而且有消息说,还有5亿的订单。 所以,学校各个军工相关的项目团队都希望谢威告诉他们,他们手里研制的武器装备已经有了国外订单,那样才能在后续研究中获得充足经费。 “没呢。” 谢威摇头,“不过目前有有客户需要单兵防空导弹,要是咱们团队搞出来,很快就能获得订单。” “单兵防空导弹?之前你不是说利用PL-4的技术,搞近程地空导弹,先积累经验?我们工作主要用在这上面。” 赖桂昌虚眯着眼看着谢威,不明白谢威怎么又改变了想法。 搞一款三军通用型的防空导弹,是之前说好的。 红旗-61防空导弹性能并不先进,到现在都还没有完成上舰任务。 赖桂昌等人也清楚知道防空导弹同样是空军所急需的。 “近程地空导弹的研发得持续,如果可能,我觉得尽快拿出一款单兵防空导弹来……想要从市场上获得更多经费,就必须根据市场需求来。” 谢威说道。 单兵防空导弹的价格比起火箭筒高了不知道多少,却没法跟近程防空导弹系统比价格,但是市场规模却比近程防空导弹大多了。 不是每个国家的军队都能装备得起防空导弹系统的。 单兵防空导弹就不一样了。 只要有一两具便携式单兵防空导弹,就能对低空、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攻击机、轰炸机以及直升机形成威胁。 不说两伊战场上用来提升双方没有太高素养的步兵战斗力,帝国坟场那边随着一次性火箭筒投入运用,苏军的装甲部队在武装直升机、对地攻击机的保护下行动,让游击队伤亡惨重。 CIA提供的红眼睛防空性能并不好。 而FIM-92虽然已经使用硒化铅制导头替代了原本的硫化铅制导头,探测头灵敏度有所提高,不过依然不具备夜间作战能力、刚干扰性也差,效果并不理想。 “研究团队缺乏经费……” “学校可以为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跟近程防空导弹提供800万经费。” 谢威没有任何犹豫。 “谢威啊,我们之前就有考虑过这些方案,也论证过,你跟我去看看,提点建议……” “……” 谢威无语地看着赖教授:你好歹是个教授啊! 变脸如此快,合适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