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领导,我真不是吹牛逼!这图纸是杜国旺提供给我的……虽然之前部里给了800套的订单,除了前期的400万,剩下的得等到改造完成才支付……先期生产,这钱全投入进入都不够呢……” 面对郑部长的质疑,李校长很委屈。 当然,那是装的。 能从部里要到钱,自己要不要脸不重要。 何况,今日不比往昔,自己是挺直了腰杆要钱。 不给技术即将取得突破的下属单位经费,难道把经费给小鬼子当利润? “李瑞同志,杜国旺有没有说,这样的改造下来,能达到多少精度?成本多少?” 看着眼前的李瑞,胡副部长的激动瞬间消失。 李瑞什么尿性,别说部里领导,就是其他系统的领导也知道。 要经费,各种手段都能使出来的。 “呃,系统比三轴的加工中心贵不了太多,大概要18万左右;一台铣床12万,然后附件得2……20万……” 李瑞一边盘算,一边说。 系统其实就是铣床的系统,功能拓展简单,根本不会增加成本。 可李校长想到部里跟三菱的谈判,琢磨着鬼子不可能发善心,至少也得报价六七十万吧! 可前面的一说,加起来才30万呢。 附件根本要不了2万。 即使20万,整体下来也才50万,应该会比三菱的低很多了。 “多少?” 本就脸色难看的胡副部长,脸色变得扭曲起来,看起来很吓人。 看到领导如此表情,李瑞怕倒是不怕,只怕到时候被领导知道自己价格报高这么多,再遇到不好相处。 “那啥,领导,由于目前工艺不太成熟,加上研发成本没有被摊薄,成本有些高……再过段时间,应该会降低下来,一台改造后的应该能在40万以内……” 李校长心在滴血。 40万一台的改造数控铣床,学校也能含泪赚20万,可白白少了10万啊。 “天杀的小鬼子!同样的东西,他们居然敢要120万刀的价格啊!狗曰的,良心都坏透了!亏得我还真以为他们是带着诚意想要跟我们合作&……” “啥?小鬼子报价120万刀?跟我们方案一样?” 李校长听到这话,整个人都跳了起来。 心在滴血。 特么的! 终究还是太过保守了。 自以为报价50万,比小鬼子的肯定会低,但是不会低得太离谱。 了解实际情况后才发现,自己格局终究还是太小,自以为自己已经非常黑心了,报的价格离谱到了自己都快无法忍受,却仅仅只有小鬼子报价的三分之一不到! 痛失如此机会。 看到李瑞那肉痛的表情,胡副部长也意识到自己的失误:把三菱的报价说出来,这不是给李瑞要更多经费的借口嘛! 念头一转,脸上变得严肃: “李瑞同志啊,虽然说方案比较类似,不过咱们不可否认三菱的机械制造工业在国际领域都属于先进,无论是技术的稳定性还是性能……” “这样,李瑞同志,你不是说你们不仅缺人跟设备,也缺经费嘛。部里到时候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再挤两百万给你们项目……” 郑部长也开口了。 “200万?领导,您那37度的嘴怎么能说出如此冰冷的话的?200万能干什么?买一台小鬼子含泪血赚170万的垃圾机床?” 李瑞不乐意了。 领导这是打发乞丐呢。 小鬼子报价180万的东西,比学校的应该先进不了多少。 在他看来,200万,太少。 “他们报这价,也得我们能接受啊!部里什么情况你不知道?要是有钱,别说你们,下属所有单位的科研项目直接把经费给够……要真出现那情况,咱们在航天领域的技术,不说超苏越美,要不了多少年就能追平他们!” 郑部长拧着眉头说道。 国家到处都缺钱。 现在国家政策做出了调整,所有的一切都为经济基础建设让路。 航天系统,那日子跟其他军工系统一样。 有限的经费,还得向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的战略洲际导弹、关系更加重大的运载火箭项目倾斜。 家大业大的七机部,这日子别提多憋屈了。 “200万太少了,再加点。” “300万,不能再多了!” “要不,600万?” 李校长哪能错过机会。 上次800台车床改造项目,经费走的校企办,李校长那是看得见摸不着的。 学校现在不少需要自筹经费的项目,李校长大部分时间都在琢磨搞钱呢。 “李瑞,你别太过分,再给你加50万!要是让我知道这钱没有花到数控技术研究上,你以后别想从部里拿到一分钱!” 郑部长黑着脸怒斥李瑞。 但凡涉及到经费,每次都是这样。 “领导放心!保证专款专用!” 李瑞知道,无论如何也要不到更多了,拍着胸脯保证,最后心中加了一句“才怪”。 也不告辞离开,更不说话,直盯盯地看着郑部长。 郑部长无奈,正要写条子,一旁的胡副部长则是拦住了他:“我再去一趟哈工大了解情况,到时候给他们带过去……” “啊?” 李瑞急了。 要是胡副部长带着经费去学校,那还能有自己的? “怎么?” 郑部长的脸色急剧变化,顿时觉得李瑞可能是欺骗自己。 “没有,我想着还要去一趟二炮司令部呢。部里说火箭炮不属于七机部的,不给经费支持;五机部说火箭炮属于七机部,跟他们的火炮没关系……学校有个远火项目,射程120公里,理论设计已经完成,样品制造也差不多了,缺经费……” 李瑞靠着手里的项目到处碰瓷,丝毫不在意领导们的白眼儿。 技术成果是国家的,可技术人员是学校的。 经费嘛,能从哪里要到就从哪里要。 听到这话,无论是郑部长还是胡副部长,果断选择了沉默。 但凡他们接了话头,李瑞就得打蛇随棍上。 李瑞见两位领导都不接话,也不尴尬,直接告辞离开。 “三菱那边的谈判还继续吗?” 李瑞走后,胡副部长问郑部长。 “部里开会讨论了多次,引进肯定得引进,即使哈工大有了技术突破,要达到真正的四轴水平,精度达到他说的,估计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的。” 郑部长叹了口气。 引进先进的数控机床,不只是七机部高层的想法,甚至是国家高层的态度:数控技术太过重要!不仅能提升国家工业制造能力,更是能对大部分工业系统产生促进作用。 引进,消化,吸收,然后再在引进基础上发展自己的。 这是一条非常明确的道路。 “那咱们就要四轴联动的数控机床,精度可以差一点……到时候,搞回来给哈工大分一台,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走到了全国的前面。有了借鉴参考,应该能发展更快。” “价格这块……” “我会尽量往下压。如果哈工大的情况真的是这样。我会照着村田正雄的报价砍三分之二,最多一半成交!” 胡副部长的话,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 被讹诈了,谁还能心平气和? 酒店里。 村田正雄正一脸笑意地看着依然紧绷着弦的冈坂日川,觉得冈坂这家伙就是太过杞人忧天了。 “冈坂,现在只需要等着他们审批完成,合同就完成了,虽然对方只订购了十台,这也是上千万刀的利润!公司不仅会给我们升职加薪,奖金也不会少的!来,跟我一起喝酒,放松放松……” 这年头的中国,根本就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没法跟他们在国内比。 不过想到这次能用几乎被淘汰的老旧设备为公司赚取的上千万刀利润,自己能得到上亿日元的提成,什么艰苦条件都能忍受。 “部长阁下,现在还没签合同,他们也没打钱呢!” 冈坂日川没有村田正雄的激动。 没签合同,意味着随时可能出现变局。 “冈坂,你太谨慎了。之前他们搞出数控车床的系统,这也不算意外。即使当年我们技术先进,各种配套齐全,从数控车到数控铣床的系统花了多长时间?从原本0.05毫米的控制精度提升到0.02毫米的精度,又花了多少年?” 村田正雄一脸不屑。 中国什么科技水平,谁不知道? 即使能搞出两轴的数控车,又如何? 精度也比他们国内的差了太多了。 “只要这笔交易完成,我们的数控车床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市场。你我都将会成为中国办事处的负责人,每年上亿日元的薪酬。即使在东京最繁华的地方买房子,也轻而易举……” 对于未来,村田正雄早就已经规划好了。 回去,把自己破旧的小二居换成豪华大别墅,再去新宿最出名的歌舞伎町嗨皮一段时间…… 看着满脸兴奋的村田正雄,严谨的冈坂并没有再劝说。 在西德留学过的冈坂日川学到了德国人的严谨,他清楚目前尚未尘埃落定。 第(1/3)页